Search

引文:

激起我強烈淘書熱情的,是十多年前一次偶然邂逅本地圖書館的「Friend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引文:

激起我強烈淘書熱情的,是十多年前一次偶然邂逅本地圖書館的「Friends of Libraries」(圖書館之友)舊書部。那是在圖書館一個不起眼的大廳裡,舉辦低價出脫淘汰下架的舊書,和售賣人們捐贈的書籍,好為圖書館增添一筆額外收入。

第一次走進那舊書廳,看到被無數書籍擠得滿滿當當的幾十個大書櫃,我不禁驚呆了:文學、藝術、哲學、歴史、宗教、政治學、社會學等等書籍,包羅萬象,並有不同文字、不同時期及不同版本,其價格之低令人難以置信。我頓時感到如入寶山,滿目金光燦爛不知從何下手。詢問後馬上直奔中文書架,興奮得忙不迭地抓下精裝《紅樓夢》($2)、精裝《金瓶梅》($2)、張愛玲《傾城之戀》($1)、《泰戈爾詩集》($1)……滿載而歸。

美國淘書樂
https://www.worldjournal.com/wj/story/121250/5231576


Tags:

About author
台灣有什麼?1980年代,台灣錢淹腳目,台灣「樹小牆新畫不古」,台灣人四處點鈔搜購深藏…… 30年河東之後,台灣樹大了,牆舊了,畫已古舊,錢流改道西去,台灣還剩下什麼? 「價格」跌落之後,「價值」漸漸顯現。台灣小而美,小是我故意的;美是多元豐饒所造就。 島嶼這樣,閱讀這樣,藏書也是這樣。別人藏的是價格,我們藏的是價值;別人要的是千山萬壑,我們求的是春風似友。 作為一種知識的載體,藝術的實體,文化的微物,書籍自有其迷人魅力,藏書文化的積累,紙本書的慧命延續,此正當此時。 春風似友冊為媒。人間猶有未讀書。
古籍·展覽·拍賣
View all posts